1.2万瓶血制品检出艾滋抗体 中共央企涉案

1.2万瓶血制品检出艾滋抗体 中共央企涉案

巨大的“血浆”利益使各地出现卖血“运动”,造成河南省有些地方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超过了百分之五十。另外,许多人在输血时被感染艾滋病毒,造成中国艾滋病大面积流行。(CHINA OUT AFP PHOTO)
 

中共官方近年来谈“艾”色变,并对艾滋病疫情极力掩盖。近日中共一家央企下属医药公司生产的万余瓶血液制品检出艾滋病抗体阳性,引起社会舆论震惊。

万余瓶血制品涉艾滋病抗体阳性 中共下发内部通知

据《每日经济新闻》2月5日报导,上海新兴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兴医药”)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批号:20180610z)艾滋病抗体阳性。

报导称,河南某医疗机构人士称,已经接到来自国家卫健委通知,要求立即暂停使用新兴医药生产的批号为20180610Z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并对产品进行封存。

《中国经营报》报导,上述报导涉及的批号为20180610Z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该批次共批签发12,226瓶,规格是5% 2.5g/50ml/瓶,有效期至2021年6月8日,由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批签发。

就报导中提及的艾滋病抗体阳性,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副主任王月丹称,抗HIV(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一般认为是感染HIV的标志。这个指标阳性,说明该批次产品存在被HIV污染的可能性,不能用于人体治疗。

而就可能的污染环节,王月丹认为应该是源头污染。

截至大纪元记者发稿,大陆媒体的相关报导和网路消息陆续遭到删除。

涉事公司背后是央企

据新兴医药官网显示:上海新兴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系国家血液制品定点生产企业,主要从事血液制品的生产和销售,是一个集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外向型生物医药企业。

上海新兴成立于2000年8月,由中共国务院管理的央企中国新兴(集团)总公司等单位共同发起,在原中共总后卫生部上海新兴血液制品研究所基础上改制而成,于2009年随新兴集团整体重组并入中国通用技术集团。

于1999年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建成的血液制品生产基地,年设计原料血浆处理能力达三百多吨。2000年至今,其血液制品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由三个品种、6个规格,提高到目前的11个品种共31个规格。

新兴医药出资约5000万元收购了两个单采血浆站,分别为湖南怀化单采血浆站和江西余干单采血浆站。可年采血浆约70吨的规模。

新兴医药现由中国医药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管理,后者控股股东为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共重要骨干央级企业,是重要的装备制造商、国际工程承包商、医药生产与供应商、技术服务与咨询商、建筑地产商。

中共掩盖艾滋病疫情

近年来,中共官方对于中国艾滋病疫情的报导通常使用的词汇就是:“总体疫情处于低流行水平”。

去年11月23日,中共国家卫健委召开记者会,就目前中国艾滋病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截至2018年9月底,全国报告存活感染者85.0万,死亡26.2万例。

不过,经济学者何清涟表示,中共报导的坏事数字往往比实际情况缩小十倍以上,而好事数字则扩大十倍以上。所以实际情况只能是更惊人。

长久以来,中共官方只把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集中在“性传播”这一点上。在谈及其它原因时,往往是避重就轻、一带而过。时事评论员颜丹分析,从2017年公开提出“注射器”和“血液检测”这两大注意事项来看,艾滋病通过血液传播极有可能与卫生部门的不作为、甚至作恶有关。

“血浆经济”成艾滋病祸首

2018年2月,流亡美国的现年92岁高龄的高耀洁医生发表一篇文章谴责导致河南艾滋病肆虐的首恶——前河南省委书记李长春、陈奎元、徐光春及前河南省卫生厅厅长刘全喜。

文章披露,河南发生艾滋病二十多年,迄今无人负责,而这场艾滋病的起源于河南省当时新上任的卫生厅长刘全喜在河南省大力推行了“世界独一无二的血浆经济”,当时河南省省委书记是李长春,而且他在这个正书记的位子上一待就是六年。

上世纪九十年代,河南省当局发起血浆经济,动员农民卖血浆,当时官方的口号是:“要想奔小康,赶紧卖血浆。”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河南上百万农民加入“卖血致富”的运动。但收购血液的“血头”只顾赚钱,用不洁设备及原始采血方式,结果造成大范围的艾滋病毒交叉感染。

李长春当时隐瞒、封锁了15个地区30万艾滋病患的状况,封锁了两千多万人处于不能温饱的情况。直到2001年,中共官方才正式承认河南省因为卖血而导致艾滋病流行。

但李长春非但未受河南省的血浆经济黑幕的影响,被江泽民看好后,反而官运亨通。李长春于1998年被调任经济最发达省份广东省的省委书记;2002年到2012年任中共政治局常委。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些年政府官员、民间团体、还有艾滋病患者及家人,一直都在状告李长春等河南高官,而得到李长春特别关照过的秦玉海,在其担任河南公安厅长期间,也要想方设法平息和打压此类活动。

 

文章转载自大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