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对人民币汇率下手了
在中国副总理刘鹤和央行3天内2次提及人民币汇率后,中国央行就加快令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创三年来新高。但是,这对外贸出口企业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5月26日,据官媒《中国证券报》报道,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举突破6.4元,创下2018年6月以来新高。作为一个整数关口,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破6.4,不仅是汇率重回“6.3时代”的宣告,更是阶段性强势特征的体现。
数据显示,相比4月初,在不到两个月时间,离岸人民币汇率上涨超过1800点,幅度接近3%。
报道称,近期有观点认为,可通过人民币升值对冲大宗商品涨价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亦有言论称,央行终将放弃对汇率的管理,人民币在中长期内将持续对美元升值。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破6.4之后,一些机构预期,人民币汇率将继续向着6.3靠拢,甚至可能尝试挑战6.2关口。
5月23日,中国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对人民币汇率表态。这是中国副总理刘鹤主持金融委(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会议之后,金融高官3天2次提到人民币汇率。
刘国强称,未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成为常态。
双向波动是指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在正负2%之内,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是重要参数,这是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向所有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询价,并将全部做市商报价作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计算样本,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将剩余做市商报价加权平均得到。也就是说,人民币汇率是在中国央行的控制之下的。
刘鹤5月21日主持召开金融委第五十一次会议。“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出现在第五十一次会议的通告中。
综合中国内地媒体5月24日报道,对于金融主管部门的连续表态,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认为,这是在向市场传递出一种信号,“央行副行长刘国强针对汇率发表的谈话传递出重要信号,人民币实行的仍然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无论当前还是未来一段时期,不会放任人民币汇率不管。”
中国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也表示,总体看,人民币对美元在中长期内将持续对美元升值。
然而,中国外贸出口企业本来就面临原材料涨价的压力,现在更是雪上加霜。
去年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发生,对经济产生了阻滞,各国停工停产导致工业原材料产出下降,2020年三季度开始,由于全球经济逐渐复苏、货币流动性过剩、供应端和需求端的矛盾加大等因素作用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自去年底迅速上涨,原油及制成品、化工原料、煤炭、矿石和有色金属涨幅尤其明显。
由于利润已经很低,甚至成本已经超过了利润,中国的一些工厂已经暂停接新订单和停产,而有些企业正把原材料和零部件上涨的成本转嫁给海外客户,但是这样这只会加剧通货膨胀。
中国外贸出口半壁江山是由民营企业支撑起来的,相较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它们抵挡市场风险的能力比较弱。在疫情的影响下,外贸企业在去年上半年基本没有赚钱,很多企业甚至是亏损的,倒闭的也不少。
天钧政经智库研究员任重道指出,中国央行控制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众多民营的外贸企业基本一年白干。但是,中国央行冷眼旁观,不断拉升人民币汇率,人民币的升值让出口企业利润消失殆尽。
结果,又碰上了原材料上涨,企业备受煎熬。如果人民币再次开始升值,不知道能有多少外贸出口企业能存活下来。
来源: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