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饭碗须在自己手里 习一语双关

 

几天前,习近平在考察山东胜利油田时提到,“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在中国当前能源紧缺和政局日趋紧张的态势下,习的这番讲话,被认为是一语双关。而两天后,新华社又紧跟着发文说,要走好绿色发展之路,中共官方称这是“重大战略决策”,而有分析认为,这篇文章应该是习阵营用来支撑连任的一个“大题目”。

那么,习近平的这番讲话到底暗含着什么意思呢?习阵营又如何利用新能源为自己连任铺路呢?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

摆脱对进口能源的依赖

大家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国,而且,也早就超过美国成为了最大的原油进口国。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数据,在2020年,中国原油的对外依存度高达73.5%,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是42%。然而,随着中国油气对外依存度的不断上升,新增探明油气的地质储量,却降到了近10年来的最低点。

中国的能源短缺,也导致了中国煤炭的进口激增,据路透社的计算,在刚刚过去的9月,中国的煤炭进口达到了3,288万吨,比一年前暴增了76%。

但是,雪上加霜的是,当中国对这些传统能源的进口量逐年增高之时,能源短缺又席卷全球,这无疑对中国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能源关乎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在这个问题上,习近平当然不想受制于其它国家,也因此会在考察胜利油田时强调,中国必须确保自己的能源供应。

比如这个胜利油田,是中国的第二大油田,目前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是55.87亿吨,目前已经开采12.5亿吨,累计生产原油占到了中国同期陆上原油产量的1/6。而在上个月,习近平去陕西时,也曾视察了一家煤化工厂。

大家知道,中国的煤炭短缺,也造成了电力供应紧张,这也让中国第三季的经济增速受到冲击,同比增长只达到了4.9%,跌到了一年来的最低水平,而同时,煤炭的供不应求、价格飙涨,也让冬季供暖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有经济学家警告,如果原油进口受到天气、地缘政治或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将对中国的能源安全构成挑战。而中国,如果要继续保持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就必须尽可能地降低在能源上对外部的依赖。

那么,北京要怎么才能降低这种外部依赖呢?目前看来,或许习近平想要大赌一把,那就是,习近平想要打造一个新能源经济。这样的话,习就要做一个革命式的改革,要把过去那种传统的能源行业强行做一个调整。

可以看到,在地缘政治的变化,还有中美对抗的形势下,习近平更为迫切地想摆脱对国际能源的依赖,特别是石油,因为这些海上运输线变得非常危险,比如马六甲海峡,被中国称为海上生命线,是中国能源供应的重要瓶颈,也是中国远洋运输的弱点,中国的石油进口中,有近一半是来自中东,有四分之一来自非洲,而运输的必经之处,就是马六甲海峡,一旦马六甲被掐断,这些石油就运不过来了。虽然中国建设了中俄、中哈、中亚、中缅等油气管道,但是途经马六甲的油气进口量仍达到60%。

所以,中国一直在加力建设海上石油开采、发展海洋科技,并且在想办法壮大海上军事力量,为的就是想保障能源运输的安全,摆脱能源困境。

但是,中国在争议海域钻探石油的活动,却饱受国际上诟病,比如在去年底时,美国已经将中海油列入贸易黑名单,制裁也在今年3月份开始生效。而这,也是美国在打击中国在全球能源市场获取资源的能力。

可以看到,石油和美元是一个紧密结合的产物。如果把新能源做成了,那么中国对原油的依赖就降低了,同时对美元的依赖也会降低了。

其实,习近平已经在拿澳洲做实验了,他停了从澳洲进口煤,倒逼着各地方政府使用非化石能源。

还有在今年3月,有百年历史的重庆能源,关闭了所有煤矿。这也像一种“大跃进”式的方式,因为习近平急于求成,想尽快达到他的目的。

事实上,中共确实在极力推进非化石能源。10月24日,中共国务院印发了一个工作意见,要求用“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其中,对于“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出了目标,就是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要达到20%;2030年达到25%;而到了2060年,这个比例要达到80%以上。

文件中还提出,要广泛实施可再生能源的替代作用,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以及地热能等等,并称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要达到12亿千瓦以上。

根据中共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0年底,风电装机超过2.8亿千瓦,光伏装机超过2.5亿千瓦,在电力总装机容量中,两者的占比已经达到了24%。

不过,从实际发电量看,在2020年,全国风电和光伏发电量,在全社会用电量的占比只有9.68%。今年5月时,中共国家能源局还发布过一个通知,提出今年这个比重要达到11%左右。

根据今年前5个月的数据,火力发电依然是中国电力生产的支柱,占全国发电量的73.7%。

水利发电占比为11.6%,风力发电量占7.5%;核能发电量占5%;太阳能发电量则是2.2%。其中风力发电增速最快,同比增速达26.7%。

对北京来说,发展这些新能源,一方面可以降低对石油的依赖,另一方面,也可以以此作为中美关系的突破口。虽然这些目标能否实现,没人知道,但文件中明确提出,要“严控煤电装机规模”,“严控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对完不成目标的地区和部门,还要“通报批评和约谈问责”等等。

相信这些措施,也是造成9月底大面积停电的原因之一。有分析认为,这可能是习近平想作为用来支撑连任的一个政绩。

不过,好像有点事与愿违。这一轮限电,不仅造成工厂减产,也影响了居民用电,因此中共近期又全力推动增加煤炭进口,提高国内煤炭产量,要求保障供暖用媒,并对煤炭价格进行干预,打击煤炭市场炒作。

而在10月初时,多家媒体都报导了,中国为了对付能源短缺,已经开始释放保税仓库中的澳洲煤炭,在9月底时,中共还首次公开出售“战备油”。

这些举动,也显示了在煤炭短缺之下,中共面临的能源需求上涨和减排措施之间的矛盾。

摆脱受制于政敌的现状

我们在开头提到,一些分析认为,习近平所说的“能源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是一句双关语,因为,除了想摆脱对外依赖之外,习近平还想把能源产业从政敌的手中抢过来,控制在自己手中。

之前的节目中,我们曾提到过,能源行业一直是中共高层各派争夺的焦点,因为掌握了能源行业,就等于掌握了中国经济的命脉,进而保有对中共政治运作的话语权。有分析认为,今年9月份发生的断电风波,实际上就是反习势力暗箱操作的结果。而习近平,也是立刻作出了反击。

10月2日,中纪委宣布调查中石油浙江销售分公司原总经理李多。10月3日,中石油原副总裁凌霄主动投案。同一天,中石化集团有限公司的前副总经理曹耀峰,也因为“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

中国的三大石油集团,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一直被江泽民集团所把持,是江派掌控中国经济资源的重要工具,也是江派的金库。

在中共十八大后,石油系统已经有连串的官员落马,包括中石油前董事长蒋洁敏、总经理廖永远、副总经理王永春、副总经理李华林、副总裁冉新权,中石化原董事暨总经理王天普、高级副总裁蔡希有等等。

中共前政治局常委周永康,被外界称为“石油帮帮主”,但实际上真正的帮主是中共前政治局常委曾庆红。

父母是中共元老的曾庆红发迹于石油系统,1984年,曾庆红在其父的“老战友”,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书记陈丕显的安排下,调任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之后又很快升为部长,接着升任市委副书记,之后遇上中共前党魁江泽民,踩着“六四”学生的鲜血,一同进京步入中共权力核心。

曾庆红凭借自己在太子党中的人脉,和阴险老辣的政治手腕,帮江泽民扫平对手坐稳了中共总书记的位置。

2002年中共十六大后,曾庆红身兼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党校校长,掌管中共党务和组织人事系统,号称“大内总管”,实权达到顶峰。他全力提拔石油系统自己的亲信,一手打造了“石油帮”。

此外,中国最主要的煤炭基地,山西和内蒙古,也都是由江、曾把持。

在今年3月份的两会期间,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曾经当面批评内蒙古煤炭领域腐败,还强调说,有人拿着国家资源去搞权钱交易,这个帐总是要算的。据说,当时会场一片寂静。

内蒙古是江派常委刘云山的发迹地,刘云山在调任中宣部之前,曾经在内蒙古任职20多年,离开内蒙后还一直插手当地的官场人事,布下关系网。港媒曾经报导说,“刘氏家族始终以内蒙为依托,大肆窃取国家财富,满足其家族无限贪欲”,其家族“在内蒙掌控了相当多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包括煤矿、钼矿等等”。

去年2月份,习近平到内蒙古视察煤炭资源领域,要求对相关官员“倒查20年”,随后,内蒙古官场持续震荡,尤其是在能源、煤炭领域任职的官员频频落马,涉及上千人。

习近平自十八大上台后,一直和江派博弈,抢夺掌控石油、电力、铁路、电信、金融等系统的权力。

在2017年中共十九大前,习近平的“打虎”目标,一度逼近曾庆红。但是,当时的习近平没有下决心清洗曾庆红,留下了巨大后患。随后,习近平的声望从高峰跌入谷底,海内外关于反习、倒习、政变、兵变的传闻从未间断,原因之一,就是这些官员在背后制造麻烦,而源头正是来自曾庆红。

而在中共二十大即将到来之前,中共的政局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博弈,而中国又将走向何方?对经济又会造成怎样的影响?让我们一起来见证。

财商经济研究所
策划:宇文铭
撰文:陈思雨
编辑:蔚然、宇文铭
剪辑:曲歌
监制:文静
订阅财商天下http://bit.ly/3hvUfr7

 

 

文章转载自  新唐人